追寻革命足迹,重温觉醒年代——党委巡察办党支部和党委统战部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作者: 时间:2022年08月01日 11:36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持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2022727日,党委巡察办党支部和党委统战部党支部共赴北大红楼、中法大学旧址、北大二院旧址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上午9点整,全体党员来到北大红楼,参观了“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在这座见证了革命先辈传播马克思主义、孕育建党的光辉历史和不朽业绩的百年建筑里,党员们共同感受到了革命前辈艰辛创业的不易,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同时,北大红楼也是法大的诞生地,此次参观也是为了探寻法大的建校初心和红色基因,重温老一辈师长们留下的精神和风骨。在红楼大门前,党员们再次郑重举起右手,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

 

随后,党员们来到中法大学旧址,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中法大学前身是民国初期蔡元培等发起组织的留法勤工俭学会创办的法文预备学校。1920年,利用法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和捐款正式筹建了中法大学。这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在中法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留学史上,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写下了绚丽的一章。

下午,全体党员来到北大二院旧址,参观了“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北大二院旧址是原北大数学系楼,建于1904年,迄今已有118年历史。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

最后,党员们冒着大雨来到此行的第四站——《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陈独秀故居),参观了“历史上的《新青年》”和“陈独秀在北京”两个专题展。1917-1920年间,被聘为北大文科总长的陈独秀租住此地,草创不久的《新青年》编辑部也随迁于此。《新青年》见证了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的历史过程,在党的创建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员们详细阅读了陈独秀和李大钊的往来书信,以及马灯、茶壶、毛笔、公文包等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道具,感受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初心和使命。

为了进一步增强主题党日活动实效,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此次联合主题党日专门安排了“党员现场讲党课”环节。两个支部推选出四名年轻党员,结合四个革命旧址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在现场为大家进行了讲解介绍。党员们踏着先驱者的足迹,追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发展的路径,感知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和热血青年的燃情岁月,感悟百年党史蕴含的真理力量,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敬党、爱党、跟党走的决心和热情。党员们纷纷表示,从本次活动中汲取了革命英雄的精神力量,今后将不忘初心,坚定信仰,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好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自觉、扎实的行动向党的101岁生日献礼。